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北京老舍故居(北京印象——走进老舍故居)

北京老舍故居

老舍先生是我最崇拜的中国现代作家之一,又因为他是老北京人更增添了一份亲切,带着对老人家的崇敬走进老舍故居。

老舍北京故居又称为老舍纪念馆,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离王府井很近,步行约10分钟。胡同很窄,从绿色的院门进去便可以看到写着“福”字的影壁墙,福字是老舍夫人亲手写的。

进到院子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硕大的柿子树,弯曲的树枝上挂满了橘红色的柿子,因此家人给这个院子起名“丹柿小院”。院子里竖立着老舍的雕像,前面摆着几个熟透了的大柿子。

院子里竖立着老舍的雕像,前面摆着几个熟透了的大柿子。

老舍故居是个保存得很好的老北京四合院,北房三间是“原貌展厅”,其中间是会客厅,西侧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东侧是夫人胡絜青的画室兼卧室;西房三间是“生平展厅”,原是女儿的住房;东房三间是“实物展厅”,原是厨房和饭厅;南房两间,原是儿子的住房。

从生平展了解到,老舍生于1899年,是满族人,正红旗,北京人管这叫旗人。本名舒庆春,因出生那天是农历立春。出生地是北京西城区小羊圈胡同5号,现在的新街口小杨家胡同8号,老舍曾数次将这条胡同写入作品中,如《四世同堂》。
后来出于好奇我走访了这个胡同,它位于护国寺大街北侧,因为胡同口过小竟然走过了,返回仔细寻找才看到。正如老舍作品中所描述的,这个胡同不仅小还不直,弯弯曲曲的,终于找到8号,现在是个二层小楼,应该是后来盖的了。

老舍先生在这里一直居住到14岁。在他生出生后的第二年即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老舍父亲是旗军,在保卫北京的战役中殉国。两岁死了父亲,但因老舍是满族人,所谓的“铁杆庄稼”,从生下来就可以领一份粮食,是不愁吃饭的,但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室退位,铁杆庄稼没有了,老舍家陷入贫困,靠母亲给人家缝洗衣服度日,这一段经历可以在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和《我的母亲》等作品中窥见一二。
在世交刘寿绵先生的资助下9岁的老舍得以上了私塾,1913年考入北京三中,几个月后,因家境贫困老舍又考入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以优异成绩毕业,因为是第一届师范毕业生,太抢手了,老舍一毕业就做了方家胡同小学校长,这时他年仅19岁。

现在这所学校是北京一所知名的重点小学,把自家的孩子送到这所小学上学是现在北京每一个家长的梦想。
两年后老舍被提升为北郊劝学员,负责发展初等教育,筹建民国小学,应该说是个有权势且收入很高的岗位,但老舍不愿和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两年后毅然辞职重回到学校教书,并在西四的缸瓦市教堂受洗礼加入基督教。因为此教堂纯正,现在还是在京的外国基督教徒祈祷的地方。在此期间老舍学会了地道的英语。

1922年老舍被聘为天津南开中学的国文老师,不久升为南开大学,老舍便成为大学老师。从照片上看当年的老舍恬淡帅气,英气逼人。

1924年伦敦大学设立东方学院,因为老舍有在大学教中文的经验,英文又很好,被东方学院聘为华语讲师,合同期五年。

       老舍任教的伦敦东方学院
在此期间老舍先生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套汉语教材《言语声片》,由老舍用毛笔书写并录音。展厅中的喇叭里循环播放着老舍当年录制这套教材的音频,那带着北京腔的纯正汉语圆润而甜美。

授课之余,老舍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并正式踏上了创作之路,流畅的白话文、幽默的风格和现实主义的刻画使他一举成名,成为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老舍这个笔名从此时开始使用。

在英国期间他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篇长篇小说,其中《赵子曰》和《二马》是我最喜欢的,他的语言表面看是那样的平淡,然而幽默极了,生动极了,他讨厌虚伪与无聊,歌颂有理想有抱负的实干家。在《二马》中老舍道尽了中国人被西方歧视的辛酸,然而老舍心中是不服的,他写道:“中国将来还会产生一个黄金时代……把不忘祖国的思想用清明的政治发展出来中国大有希望呀。”
1929老舍又到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并创作了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30年老舍回国,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1年经朋友撮合认识胡絜青女士并结婚。
胡絜青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自幼酷爱文艺,嗜好绘画与书法。
               胡絜青书画作品
1934年举家前往青岛,婚后二人育有四个子女。

在济南老舍创作了《微神》、《离婚》、《牛天赐传》、《月牙》等小说,在青岛完成了《骆驼祥子》。这几部作品都是我非常喜欢读的,特别是《牛天赐传》,好玩极了,是我读过的老舍作品中最逗乐的,然而当你放下书后又强烈感到它的悲剧色彩,回味无穷,意义深刻。作为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值得每一位家长阅读。小说《月牙》中没有一个字眼是残忍的,然而那貌似平静的描述下面字字见血。《骆驼祥子》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如:英语、日语、葡萄牙语、以色列语、捷克语等。
        不同语言译本的《骆驼祥子》
在老舍笔下北京城是极美的,对于雨后的北平他是这样描述的:“北平的雨后使人只想北平,不想那些人马住家和一切的无聊,北平变成个抽象的人类美的建设与美的欣赏能力的表现……像一张极大的工笔画,楼阁与莲花全画得一笔不苟,楼外有一株青山,莲花瓣上有个小蜻蜓。……御河桥是北平的象征,两边都是荷花,中间来往着人马,一张古画,颜色像刚染上的,就是北平,特别是雨后。”其中所提到的御河桥就是横跨中海和北海之间的这座桥,现称为北海大桥。
                      御河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老舍只身奔赴武汉,投入抗日救国的洪流;后来西迁重庆直到抗战胜利。在此期间老舍翻译了英文版《金瓶梅》,在伦敦出版,译名The Golden Lotus,此版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此外还创作了《四世同堂》第一卷和第二卷。抗战胜利后,1946年老舍应邀赴美讲学,1949年接到文艺界友人的信后回国。在美期间完成《四世同堂》第三卷和《鼓书艺人》的写作,并托人将这两部小说和《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一起译成英文。
其中《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它不是历史,胜似历史。老舍认为有了《四世同堂》自己无需留遗言。老舍讲的故事多数都是很悲剧的,但我们读着不觉得冰冷,反而让你觉得喜悦,因为不自觉的老舍把这些悲剧都包裹上了快乐的糖衣,这是一种北京文化,透着那么有人情味。
1950年,老舍被推选为首任北京文联主席,并连任16年直至去世。在此期间老舍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作品,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先后被毛主席、周总理接见。

老舍一生笔耕不辍,曹禺在《怀念老舍先生》中写道:老舍是一位非常勤奋,从未停笔,著作等身的作家。
老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爱花,爱清洁,他还特别喜欢小孩,老舍笔下描述小孩的语言和行为妙极了,读了能让人笑喷。
然而1966年一夜之间红卫兵横行街头,老舍被拉到国子监批斗并遭毒打,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自杀之前老舍先生在湖边徘徊很久。太平湖在70年代就被填平,应该是在现在新街口地铁站的位置。老舍书房中的台历永远定格在1966年8月24日。

在西方人眼中老舍的成就超过鲁迅,也超过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作家。1968年,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此次诺奖颁予了川端康成。
老舍作品京味十足,表现出他对北京发自内心深处的留恋。作品中多数是以北京为背景的,提到最多的地名有北海、中山公园、西四牌楼、护国寺、西什库教堂、西直门等。

在《四世同堂》中写北京就有十几处,每一处都是充满感情。如他在描述北京的秋天是这样写的:
中秋节前后是北京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的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夹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了各色的霞帔。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来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红那样大的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北京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北京老舍故居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