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生平简介
点击关注 不迷路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孩子!
——刘鹏
乔布斯的伤痛
乔布斯的母亲乔安娜.西贝尔是来自威斯康星乡村的一个徳裔家庭。她的父亲亚瑟.西贝尔移民美国后辗转来到格贝林郊区的,他和妻子开了一家水貂饲养场,还涉及到房地产和照相凸版印刷。他们家是虔诚的天主教家庭,所以父亲坚决反对女儿与非天主教徒恋爱。然而23岁的乔安娜.西贝尔在威斯康星大学读研究生时爱上了来自叙利亚的穆斯林助教约翰阿卜杜勒法塔赫.钱德里,当时钱德里也是23岁,正在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乔安娜.西贝尔的爸爸得知钱德里不是天主教徒,威胁要与她断绝父女关系。当时乔安娜的父亲奄奄一息,所以他们决定先不结婚。然而乔安娜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只好来到旧金山被一名好心的医生收留,直到把乔布斯生下来,并被领养。
乔布斯的母亲迟迟没在收养手续上签字,她们本来打算在父亲去世后和钱德里结婚然后可以把乔布斯要回来。然而在乔安娜的父亲去世后,乔布斯的父母结婚后又要了另外一个孩子,就是妹妹莫娜.辛普森。过了几年乔布斯的父母离婚了,就再也没有要回乔布斯。
历史惊人的相似,乔布斯本人被遗弃了,同时他也在遗弃了他的女儿。当乔布斯23岁(和父母生育遗弃他的年龄相同时)与克里斯安.布伦南生了女儿莉萨,乔布斯也遗弃了他们。在一年后经过亲子鉴定,乔布斯担负起了养育女儿的费用,这好像是对自己命运的一次弥补。
《乔布斯传》如此写到:
被遗弃被选择很特别,这些概念成为了乔布斯的一部分,也影响了他对自己的看法,他最亲密的朋友认为一出生就被遗弃这件事,嗯,给他留下了几道伤疤。第一,他想完全的掌控自己制造的每一样东西的那种强烈欲望,就来源于他的性格以及刚出生就被抛弃这件事。第二,他想控制外界环境,而且他把产品看作自己的一种延伸。乔布斯经常向我讲起他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事情,他因此深受其害。第三,乔布斯23岁的时候,这正是他的生父抛弃他的年龄,乔布斯有了自己的孩子并抛弃了他。在最后他还是担负了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孩子的母亲克里斯安.布伦南说被领养,这一事让乔布斯“满身伤痕”,这也解释了他后来的行为。
“他曾经被遗弃,但后来他也遗弃了别人。”克里斯安如是说。20世纪80年代早期与乔布斯一起在苹果公司的公司的同事安迪.赫兹菲尔德是少数几个与乔布斯和布伦南都保持密紧密联系的人。“乔布斯身上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他有时候会失控,变得残酷并伤害别人,”“他说那要追溯到他一出生便被遗弃到这件事真正的潜在问题是乔布斯的生活中永远有被遗弃这样一个主题。”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如此的广泛而深远,而且让人很难觉知到这是自己内在创伤的表达。乔布斯并不知晓他的焦虑、他的控制、他的伴侣关系都莫名地重复着自己父母的人生轨迹,自己遗弃了女儿也是在重复着自己的生命经历。很多时候我们都自己的选择和事情的发展归咎于当时的情景和遇到的困难,好像是不得已的选择。然而深入潜意识深处却可怕的发现深处的黑暗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这就是自己人生的剧本。
1、原生家庭是人内心最深的印痕
在所有的动物之中,人类是抚育时间最长的动物,越是低级的动物抚育时间越短暂,对于很多昆虫来说只要出生立即拥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对于禽类来说2、3个月就成长为可以独立生存的;对于大型动物来说也就一年半载就完全独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人类都是早产儿,出生后连走路都不会,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至少养育10多年才可能独立生存。而这独立之前的时间都依赖父母,在原生家庭之中观察、模仿、训练从而学习语言、价值观、思维模式、生活习惯等。从出生开始就在不知不觉中输入潜意识,深深地储存在我们的每一个记忆之中,很有可能伴随我们的一生。乔布斯被抛弃而在养父母家成长,尽快养父母对他非常好,给予他温暖和爱,然而与父母分离确是乔布斯原生家庭最大的命运。
由于受到香火延续,男性才是嫡传的文化影响,我国受到重男轻女观念支持,把女孩抱养、送养的现象并不罕见。特别是在福建、广东虽然经济发达但是重男轻女观念却十分严重而顽固,很多家庭为了生儿子把前面生的女儿送人,导致女性有抱养、送养经历的人特别多。这样的抱养、送养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巨大而深刻的心理创伤,虽然他们可能独立、勤劳、奋进,经济生活比较不错,但感情生活、亲子教育和家庭生活往往比较辛苦。
父母和家庭是我们最大的命运,因为内心最初的身心感受都是从父母和家庭获得。人的成长就是积累体验、感受的过程,而这些情绪、情感、身体感受是推动和决定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最重要的力量。对于成人来说,看起来好像在用头脑思考决策,而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在听从情绪、感受的指挥。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明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无法做到,明明道理都懂但就是内心很不舒服,不容易接受。对于人来说,越初始的体验吸收越完整影响越深刻,而我们的童年、青少年都在原生家庭、与父母在一起,而在成年时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和稳定的感觉经验体系,在生活、工作、感情中都有意无意地透过经验系统来选择和生活。
2、复制父母的人生是常见的剧本
父母是孩子命运的一部分,孩子内心深处有一股深深的动力,就是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体验和父母一样的体验,感受和父母一样的感受,这是孩子归属于家庭、归属于父母的自然方式。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非常大的恐惧就是被抛弃的危险,对于孩子们来说,与父母越是相同,被抛弃的风险越小,这就是孩子对父母的忠诚。
在这股忠诚和归属的压力之下,孩子很容易盲目地去重复体验父母的人生。比如孩子们看到父母之间的婚姻、伴侣互动方式、关系模式,父母的人生曲折带来的困扰和痛苦等,这一切都会被孩子吸收到潜意识。在没有觉知的情况下去复制和重复这样的人生。就像乔布斯虽然没有和他的亲生父母一起生活过,但是他一出生就被抛弃深深地印入他的内心。在不知不觉之中,到23岁他也莫名其妙像父母当年一样抛弃了她的女儿。这样的重复很难用道德或理智去左右选择,这就是心灵深处的那股忠诚动力在推动着。他内心仿佛在说:“爸爸、妈妈,我做和你们一样的事情,和你们一样,这样我就可以感觉到和你们在一起了。”。
3、重复经历童年的感受
忠于自己的过去和感受这也是基本心理机制之一。我们的潜意识就像一只乌龟一样,它带着重重的壳,走起来很慢连转个方向都很费事,但是它会按自己的速度坚定而执着地向既定的方向前进;相反,我们的头脑就像猴子一样灵巧,行动自如,或蹦来跳去或攀来荡去,很难安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经历和体验,形成了自己人生体验的既定轨道,不管外在如何发展变化,都离不开这条轨道。就像是火车铁轨一样,随着技术发展,轨道换成新的,列车换成新的了,但是路线依然没有变换过。
童年受到家暴的人,他们的内心非常痛恨家暴,常常想要远离有家暴的人。而成年以后在亲密关系中,往往伴侣就有家暴倾向。很奇怪的是有暴力倾向的异性会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让他们喜爱,而比较平和温柔的异性对他们来说毫无感觉。等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常常不自觉地对孩子施暴,好像自己变成了童年的父母,而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原来的自己,重复上演自己的经历。我的咨询中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们往往打完孩子非常后悔、自责,发誓再也不打孩子了,然而过一段时间和孩子有冲突的时候又像着魔一样成为了施暴者。
4、重编童年的剧本
童年经历和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非常深远,但并非就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在盲目的状态下,在心理机制的驱动下会不自觉地演绎过时的剧本。然而这一切都只是生命的一段经历一种形式,只要愿意我们就可以疗愈自己超越童年,编写出更加丰盛幸福的剧本。那只乌龟虽然很慢、很不灵活,但是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和时间,它就会转变方向,走上另外一条人生轨迹。
疗愈童年,走出原生家庭桎梏是各个心理流派都非常重视的方向。精神分析、完型、认知行为、催眠、家庭治疗等都能有效帮助我们看见并改编自己的人生剧本。在16年的认知和实践之中,我发现家庭统排列对于发现疗愈自己童年非常直接和有效。家庭系统排列注重用身体、感受来工作,直接以情绪、感受、能量为动力,绕过了头脑的干扰,直接在潜意识层面进行工作,所以非常有效。在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之中,我看到很多朋友从原生家庭、童年的阴影之中走出来,独立自由地去创造新的人生。
12月工作坊:幸福人生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坊
【工作坊时间】
2天 :2020年12月26日—12月27日
【工作坊地点】
维也纳国际酒店(高湖龙福店,四星级酒店)23层;福建福州仓山连江南路15号。住宿提前预报享受协议价(食宿费用自理)。
【工作坊费用】
课程费用:4800元,此次优惠价2800,(参加人员都有机会现场个案),2人团报9折优惠,夫妻同行2人4000元;
复训(持有往期工作坊证书)800元.
【人数】
小班制,人数在25人以内。
【联系方式】
18060529409 刘老师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刘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顾问。全国独立期教育运动总发起人、电视台心理专家、行政系统EAP心理训练师、福建儿童心理发展专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ICGC认证艾瑞克森催眠导师、家庭系统排列高级导师、沙盘游戏治疗高级导师、意向对话治疗师、身心整合疗愈师、企业EAP导师、梦分析师。
从业16年来,个案咨询超过10000小时,在全国开展工作坊、讲座、沙龙等课程600多期。
擅长方向:
儿童心理、亲子教育;强迫、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婚姻恋爱、家庭关系、离婚再婚、代际关系等家庭问题;亲人离世、抱养送养、意外事故、家暴虐待、性侵、欺凌、灾害惊吓等重大事件创伤;职业规划、重大决策、解梦等。
心理服务方式:
个案咨询、心理顾问、团体成长、心理课程。
亲子教育顾问
开设的精品课程:
1、“幸福人生”家庭系统疗愈工作坊;
2、“心父母.心动力”团体成长课程(一年期);
3、“快乐人生”减压.静心工作坊;
4、“智慧父母”家庭教育课程;
5、“冰山一角”——解梦工作坊。
特别推出:心理专家手把手教你养孩子。
通过微信,指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有效互动,即时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教育问题。通过讲理论、给方法、支招等,直接解决教育难题。
适合人群:孩子在小学3年级以下的家庭。
心理咨询、工作坊、成长班报名电话:18060529409刘老师,13015772393段老师